首页 体育 > 正文

高温真会“热死人”!广东公卫专家研究:干热天比湿热天更危险-全球热推荐

2023-07-06 14:47:10 南方+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快到了!


【资料图】

日前,广东疾控发布健康提醒称,今年广东将于7月11日正式入伏,持续40天。

近期,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马文军教授团队在对全国部分地区夏季气象与死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干热天比湿热天具有更大的死亡风险,而且女性、城镇人群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风险更高。

高温、高湿和密闭无风环境易引发热射病

“烧烤”模式下,热射病不容小觑。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主任李芳介绍,中暑是指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人体散热小于产热,进而引发脱水、高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的急性疾病。

“中暑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按严重程度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李芳解释,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多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热衰竭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大量出汗、血压降低等休克前期的症状。

“热射病就是热量在体内急剧蓄积导致的。患者常会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状,是中暑中最致命的一种。”李芳说。

除了个体因素之外,热射病发病与3个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和密闭无风环境。

李芳强调,中暑是一个由轻及重的过程,在出现心慌、头晕、口干舌燥等先兆中暑情况时,市民要注意识别,特别是对于老人、小孩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要及时关注体温变化,做好防范。

中暑了怎么办?李芳建议,脱离中暑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减少人体热量聚集,可通过解开衣扣、减少衣物的方式帮助人体散热。及时降温。通过吹风扇,用冷毛巾、酒精擦身,或是通过冷水泡澡等方式降温。

城镇人群、有基础病人群风险更高

干热天和湿热天,哪一个对健康的风险更大?

马文军教授团队对夏季的温度、湿度与死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干热天比湿热天具有更大的死亡风险,其中女性、老年人、中部地区、心血管疾病、城镇人群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脆弱人群。

“高温是沉默的杀手。”马文军表示,人体暴露于非舒适温度的健康风险随着地区而异,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居民更耐寒,不耐热;而南方地区人群更耐热,不耐寒,所以北方地区遭遇高温天气,发生死亡的风险就会更高。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升温更加明显,所以健康风险不容小觑。

针对高温天气女性发生死亡风险更高的现象,马文军解释,一方面是因为女性的体温调节能力和散热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是因为女性的平均期望寿命更长,高龄老人中女性比例更高,他们体温调节功能会比较弱,所以一旦发生持续高温天气,发病甚至死亡的风险增高。

值得注意的是,马文军表示,相比于乡村人群,城镇人群的死亡风险更高,因为一是城市有热岛效应,“一般来说,城市中的平均温度比周边农村地区的温度更高,因此城镇人群暴露于更高的气温的机会更大。”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的强度和频率均会增加,健康风险更大。马文军建议在高温热浪来临时对老人、儿童、孕妇或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加强关注,首先是要建立完善的高温热浪健康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和风险提示;其次是对高风险人群要加强个性化的适应措施,提供纳凉中心防暑降温;第三,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脆弱人群,社区要加强访视,及时采取合适的适应措施。

上述研究结果也提示,在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时,除了对“蒸桑拿浴”湿热天气关注外,还要重点关注干热天气,减少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不利影响。

南方+记者 黄锦辉 陈伊纯  实习生 黄晓颖 通讯员 宋莉萍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